close
一年來有機緣重讀大學時代看過的西方歷史及古典文學,
感悟了一些年輕時沒有完全了解的事。
這些書有幾個共同點:
第一、論述跨越時空是世世代代人們靈感的來源;
第二、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人們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啟發;
第三、無論內容是歷史、神話、戰爭、冒險或宗教,
都有神、愛、命運、善惡力量的相關討論
當然也有生命意義及對社會責任義務的探討。
最令人不寒而慄的,反而是沉默的大多數
幾百年來人類在科學上突飛猛進,
但是對上述這些問題的新見解似乎不多。
什麼是「好」?什麼是「壞」?
所有的好、壞,對、錯是相對的嗎?
 還是人世間有絕對的善和絕對的惡?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
多半的人恐怕會說這樣的問題只存在宗教哲學的討論中,
然而善惡之辨絕不僅是抽象的概念,
而是人類社會中一直不停發生活生生的事實。
回顧過去百年來,
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幾個絕對邪惡的例子,
譬如希特勒的「集中營」、史達林的「勞改營」,
還有今日非洲仍在天天上演的種族屠殺。
無辜的人們受害,只因為他們屬於一種人或不屬於另一種人。
我們如果仔細想想,希特勒並沒有親手殺死六百萬人,
史達林沒有親手處決兩千萬人,
非洲種族屠殺也不是領導者自己下的毒手,
他們都是透過國家機器及普通百姓去完成這些罪行,
而導致國家社會的崩毀,
許多「善良」的國家和人民只是眼睜睜地看著這些發生,
無法有效作為而一副事不關己的樣子。
所以令人感到寒心的不只是那些邪惡的人,
還有那些愚蠢懦弱的大眾或所謂沉默的大多數,
在領導者訂下層層的國家架構中坐視惡行不停發生。
事實上二十世紀邪惡已經被制度化了,
國家是有系統組織地在執行各種邪惡方案。
希臘荷馬史詩中的伊里亞特告訴我們,
一般凡人有時候會變成道德上的瞎子,
不辨善惡直到一切太遲。
所以邪惡不是抽象存在,人一不小心隨時可能成就惡行。
那麼與邪惡相對的善良又是什麼呢?
它其實就是我們的良心或是我們的靈魂,
是蘇格拉底認為唯一可以永遠擁有的東西,
也就是這一丁點在我們心中神聖的火
讓我們有別於地球上的其他生物。
終其一生總該自問 這一輩子到底做了些什麼事?
紀元前五世紀的雅典是民主的(雖然於今程度上有所不同),
認為民主是「給最多數人最好的」,
每個人只要不傷害別人就可以自由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強調自我意識而有普遍的個人主義思想。
當時主要價值觀是真理、正義、勇氣、節制和智慧:
真理是知道什麼是正義;
正義是你以期待別人對待你的方式去對待別人,
很像我們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勇氣是敢於對抗不正義,敢於去改變事物並坦然接受無法改變的事物;
智慧則是判斷事物可改變及不可改變之間差異的能力。
印度的甘地曾經說過,
相信「真理就是神」比相信「神就是真理」來得更重要,
因為真理永遠比一切優先。
蘇格拉底把一生都花在追求真理上,
最後甚至為真理獻出生命。
哲學(philosophy)這個字源於希臘文philosophia
意思是對智慧的愛(love of wisdom);
古希臘字hybris的意思是蠻橫無理的自大,
在這種心態下權力被濫用,造成了無辜百姓難以彌補的痛苦和傷害;
另一個希臘字ate意思是欠缺道德方向導致人們去做hybris的事情,
這些古希臘觀念說明人常欠缺真正的智慧,卻認為自己擁有真理,
自以為自己人生的目標正確,卻為達成目標不介意因此傷害無辜他人。
人生在世總該自問一輩子到底做了些什麼,意義在哪裡?
我們如何塑造或改變自己和別人的生活?
最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在是非對錯的分辨後做出正確的行為?
如果生命中只有權力的慾望, 是最謬誤的想法
三世紀羅馬帝國最興盛時期的奧里略皇帝寫了《沉思錄》,
是他在跟蠻族打完仗後的夜霧瀰漫中,
一個人在寂寞安靜的帳篷裡寫下的思維。
他認為靈魂也就是心智,是一個人唯一可以控制的東西。
控制自己的心智就控制自己的思想進而控制自己的行動;
良知就是知曉真理,口中說必真理,與人言必真理,
一切生活都在真理中,要在生命的戰爭中為真理的戰役奮戰不懈。
生命的意義就是要瞭解人生的責任是什麼,並竭盡所能去完成它,
錯誤的知識和智慧是鏡花水月,它們會牽著你的鼻子走入歧途,
我們必須在正邪之間清楚地抉擇,從而彰顯生命的真正意義。
(待續)
 
2006/12/10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euo 的頭像
    aqeuo

    ~獨行俠~

    aqeu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